2013年,春晚审查尾声,赵本山直接撂挑子去了辽宁春晚,留下总导演哈文一脸难堪。

牧童的娱论 2025-04-22 10:14:26

2013年,春晚审查尾声,赵本山直接撂挑子去了辽宁春晚,留下总导演哈文一脸难堪。多年后,两人矛盾彻底公开。现在看来,当年赵本山坚持的路子,也许才是对的……   2013年春晚,是赵本山与央视春晚彻底“分道扬镳”的节点。   这一年,作为春晚“钉子户”的赵本山,第一次在春晚的舞台上缺席。   更让人唏嘘的是,他不是因为身体不适,也不是因为剧本不过审查标准中的“技术性”问题。   而是与当年的总导演哈文在创作理念上的尖锐冲突,最终选择“撂挑子”去了辽宁春晚,让央视春晚陷入尴尬之中。   赵本山曾是春晚最具号召力的演员之一,自1990年凭借《相亲》首次登上春晚舞台以来,他几乎年年不落。   连推金句不断、笑点密集的小品作品,成为亿万观众除夕夜的最大期待。   从《卖拐》到《不差钱》,他一手捧红小沈阳、王小利等众多徒弟,也奠定了他在春晚上的“赵本山时代”。   但到了2013年,这段“黄金搭档”的关系戛然而止。   2013年春晚总导演由哈文担任,这位曾执导2012年春晚并力推“青春化、内涵化”改革的女导演,在新一届春晚筹备中,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 在她看来,赵本山的小品虽受观众喜爱,却常被诟病为“玩梗卖萌”、“低俗庸俗”,像是口水歌,看着热闹却无营养。   哈文希望赵能改变风格,尝试将现实关怀与艺术表达结合得更深刻。   于是赵本山按照意见反复修改剧本,多次调整结构,甚至连演员阵容都进行了换血。   但每一次,他得到的回复都是:“太浅薄、没内涵。”   对一个在舞台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春晚小品台柱的人来说,这是赤裸裸的否定,也是对其艺术尊严的挑战。   赵本山愤怒又委屈。他曾对人坦言:“我不是不想改,我是真的不知道她要的‘内涵’是个啥。”   最终,赵本山带着剧本和演员,转身投入辽宁卫视春晚的怀抱。   据知情人透露,当时辽宁台的导演几乎是喜出望外,当即拍板:“赵老师,咱们的春晚以你为核心!”辽宁春晚因此也迎来近年来最强的一次收视飙升。   而央视春晚这边,则陷入了“临门一脚没球王”的尴尬局面。   毕竟春晚不是单纯的舞台演出,而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文化”。   赵本山的缺席,不仅削弱了小品阵容的吸引力,更让观众开始质疑春晚的方向是否“太理想主义”。   到了2014年,哈文卸任,导演换成了冯小刚。与赵本山私交不错的冯导,第一时间向赵本山伸出橄榄枝,诚邀其回归央视春晚。   但赵本山却已下定决心:“我这回真不去了。”   有人说,这是他心灰意冷,也有人说,这是艺术家脾气使然,还有人认为,赵本山终于意识到,春晚这个舞台,再也不是过去那个“让老百姓开心过年”的平台了。   多年来,关于这场“赵本山与哈文之争”的争论从未停止。   有人站哈文,认为春晚应该进步,不能一直沉溺于“土味”和“旧套路”。   也有人挺赵本山,认为过年图的就是一个开心,深度不是春晚的主要目标。   一位网友评论道:“赵本山的小品,是我爸妈那一代人的快乐密码,你说它没内涵,那是不是把几亿老百姓的喜好都否定了?” 还有网友说:“我不反对春晚进步,但别一刀切。让人笑不出来的小品,再有内涵也难上春晚吧。”   多年之后再回头看,赵本山坚守的“接地气”、“讲人话”、“让人乐”的小品风格,也许才是春晚应有的底色。   2020年以后,小品节目逐渐边缘化,观众逐年流失。   观众想看的是鲜活的生活、真实的人情,而不是空洞的说教与格式化的“段子”。   如今,赵本山已淡出舞台,更多转向幕后和直播,但他的那些小品,仍在视频平台上反复播放,被年轻人称作“下饭神作”。   信息来源:来源:赵本山:央视越来越难沟通 退出春晚是最好的选择 2013年03月29日 新晚报  

0 阅读:86

评论列表

重生

重生

2
2025-04-22 10:48

哈文剥夺了全国人民的快乐[捂脸哭]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