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的高光时刻 自从杜牧“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传颂,各地起名字为杏花村的,没

爱奔走的寒号鸟 2025-04-08 10:21:33

杏花村的高光时刻 自从杜牧“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传颂,各地起名字为杏花村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前提是村中有杏树林,春天杏花怒放开成一片雪海。我今天去的杏花村,准确的名字是金普新区和平村阁条沟,不过就叫成杏花村也未尝不可。 小村子不大,一条街走到头,就是大黑山的山根了。杏树也不是特别多,远不能称之为杏花海。虽然连成了片,充其量是山中的花溪。但是高山深谷中,一条银灿灿花溪如白云如飘带;间或有粉红桃花掺杂其间便似云蒸霞蔚一般,确实也足够美丽。尽管不希望承受生命之重,然而春光美好,当然看了高兴。 阁条沟村头支起几个摊位,出售农副产品。不过最吸引游人的是现场制作的烤饼之类。我没仔细看,因为围了一堆人,腮帮子鼓动吞咽香气四溢。客观地说,杏花怒放并未给村民带来很大收益,高光时刻更主要的是图个热闹。杏花开过小村仍然寂寞。杏树是本土物种,不像葡萄来自西域,苹果更是清朝道光年间才引进栽种。所以杏树至少是国树之一。曲阜孔庙大成殿前面有著名的“杏坛”,一棵大杏树下是孔子讲学的地方。还有中医的代词是“杏林”,都足以说明古人的水果,大概非杏莫属。想一想孔子带着学生课间休息在树下捡烂杏吃,也挺有意思。至于中医为什吗叫杏林,应该是与现代医学相比较,多少有点酸溜溜吧。村里有很多谐音小标语,比如“与你相遇,三生有杏”,还有“有你就有小杏运”,“此生有杏遇见你”等等。这等文字滥用,让语言学者看见肯定气的发昏。我用破相机啪啦啪啦拍了一些照片,大光圈长焦距虚化背景,给春天留个纪念。 随身带了一个面包和一瓶可乐,在山坡上一棵百年老杏树下席地而坐解决腹饥之事。“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倒是与东坡心意相通。山下一户村民养了一群鸽子,洁白似雪。鸽群穿林而起,炫飞在杏花之中。距离遥远,一时间竟然看不清,究竟是花海如雪,还是鸽飞雪飘。 这就是杏花村的高光时刻吧。 2025/4/7摄影随笔

0 阅读:0
爱奔走的寒号鸟

爱奔走的寒号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