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大妈夜间猝死,医生叹息:一把年纪还不注意这4件大事,心咋这么大?夜间风险、健康检查、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全忽视,隐患为何防不胜防? 前几天来了一位患者,68岁的李阿姨,平时看着挺硬朗,谁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她家住老小区,儿女都在外地,一个人生活惯了。 前一天晚上,她还和邻居聊得热乎,说最近天气转暖,打算去公园遛遛弯。那天她早早吃了晚饭,洗了碗,像往常一样锁好门窗,准备上床休息。 屋里静悄悄的,只有老式挂钟滴答作响。半夜,邻居隐约听到点动静,可也没多想,以为是风吹的。第二天早上,邻居敲门送点自家包的饺子,却半天没人应。 推门一看,李阿姨躺在床上,脸色发白,已经没了气息。急救电话打过去,医生赶到时只能摇头叹气,说她夜里突发心脏骤停,错过了抢救时间。 邻居们围着议论,说她平时也没啥大病,怎么说走就走了?这件事传开,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呢?老年人夜里睡觉,身体其实挺脆弱。 尤其到了60岁以后,心血管功能慢慢变弱,夜间血压和心率容易起伏。 凌晨两三点,血液流动慢下来,心脏负担却没减轻,要是这时候有点啥刺激,风险就大了。 很多人觉得睡着了就没事,可恰恰相反,夜里才是心脑血管毛病爱找上门的时候。温度低、空气不流通,都可能让情况更糟。 有些人睡前喝太多水,或者屋里太闷,都会给心脏添负担。健康检查这事,对老年人来说真是不能马虎。 年纪大了,身体零件难免有点磨损,可有些问题藏得深,不查还真发现不了。 心血管堵了、血脂高了,这些毛病没症状时悄无声息,等发作了才知道,已经晚了。 医生常说,65岁以上的人,最好一年查一次身体,测测血压、看看心电图,血糖血脂也得盯着点。这些检查不费啥大事,却能揪出不少隐患。 可惜不少人嫌麻烦,或者觉得没病就不用查,结果错过了早防早治的机会。生活习惯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身体能不能扛得住。 吃得太油太咸,动得少,烟酒还不离手,这些都是给健康埋雷。老年人新陈代谢慢了,血管弹性也差了,要是还跟年轻时一样胡吃海喝,身体迟早吃不消。 反过来,每天走走路、吃点清淡的,身体反而轻松。有人说年纪大了就该享福,可享福不是使劲造,适度活动、管住嘴,才是真对自己好。 心理状态也得重视,别以为这跟身体没啥关系。心情不好,睡不安稳,心脏也跟着受累。老年人容易觉得孤单,尤其是独居的,儿女不在身边,日子过得冷清。 时间长了,焦虑、烦躁就找上门,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身体自然吃不消。有研究说,长期情绪低落的人,心血管出问题的几率比别人高。 跟朋友聊聊天、找点乐子,比啥药都管用。夜深人静要留心,睡前莫把隐患轻。年年体检别嫌烦,防病先把隐患探。吃喝动静有规律,健康才能长伴你。 心情舒畅多笑笑,晚年日子乐淘淘。
68岁大妈夜间猝死,医生叹息:一把年纪还不注意这4件大事,心咋这么大?夜间风险、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3-16 19:39:21
0
阅读: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