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大爷吃降压药多年却突发心梗去世,医生提醒:春天这5件事别忽视,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前几天,来了一位65岁的王大爷。他平日里身体硬朗,走路带风,邻居都夸他不像这个年纪的人。 王大爷唯一的健康问题就是高血压,十几年了,他一直按时吃降压药,血压控制得还算稳定。 家里人对他挺放心,觉得只要药没断,日子就能这么平稳过下去。可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王大爷却开始觉得不对劲。 他跟老伴说,胸口有点闷,像压了块石头,喘气也不顺畅。老伴以为是年纪大了,休息休息就没事,没太当回事。 直到那天早上,王大爷在家突然倒下,喊都喊不醒。家人慌了,赶紧拨120,可送到医院时,医生摇头说,心脏骤停,抢救晚了。 王大爷就这么走了,留下一屋子哭声和懊悔。这事让家人怎么也想不通,吃着降压药,怎么还会出这种意外? 春天到底藏着什么风险? 春天来了,气温忽高忽低,高血压患者得小心了。 昼夜温差大,血管容易跟着收缩或舒张,心脏负荷一下子加重。特别是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差,这种变化对心血管的冲击不容小觑。 研究表明,春季心梗发病率比其他季节高出约15%,尤其是65岁以上人群。 花粉飘得满天飞,过敏也可能悄悄加重心血管负担。别以为吃了降压药就万事大吉,春天这些事没注意,心脏一样会抗议。 再来说说高血压和心梗的关系。血压高了,血管壁长期受压,慢慢就变得硬邦邦,还容易长出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 这些斑块要是破了,血栓就来了,堵住冠状动脉,心肌缺血缺氧,心梗就这么发生。 据统计,70%以上的心梗患者有高血压史。春天血管反应更敏感,血栓风险翻倍。 数据显示,气温每变化10摄氏度,血管事件风险就增高7%。所以,降压药管的是血压,心梗这事还得从根上防。 那春天怎么防?得盯着血压看。早晚各量一次,记下来,波动大就找医生聊聊。 别自己猜着吃药,药量和种类得跟着季节调。数据显示,春季有30%的患者因未调整用药,血压控制不稳。 还有,生活习惯得跟上。少吃咸的,多啃点新鲜果蔬,体重别超标。 走走路,打打太极,动一动但别太累。睡足7到8小时,别熬夜,规律点。 过敏也得躲着点,花粉多的日子少出门,嗓子痒、鼻子堵就赶紧看医生,别硬扛。 专家还提醒,别信那些降压药的谣言。有人说吃久了会依赖,停了血压更高,其实没这回事。 药是帮你稳住血管、护住心脏的,停药反而风险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指出,规范用药能降低40%的心血管事件率。 别听风就是雨,自己乱改药方。春季心梗高发,药得吃对,生活得管好,才能少点麻烦。 社会上,老龄化越来越重,高血压患者一年比一年多。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50%。 春季温差、过敏这些“隐形推手”,让老年人更容易中招。社区里,健康教育得跟上,体检也得多做。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这些检查,能早发现问题。防范心梗,不光靠自己,社会支持也得给力。 春风吹来血压高, 早晚量量别偷懒。 药听医生别乱改, 吃好睡好动一动。 花粉躲远身体康。
65岁大爷吃降压药多年却突发心梗去世,医生提醒:春天这5件事别忽视,常见误区你中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3-16 18:39:30
0
阅读: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