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驾校教练下班后和同事喝酒,随后坐班车回家,没想到在车上睡着后尿裤子了,事后公司认为教练影响公司形象,直接将其开除,教练不服将公司告上法庭!法院会怎么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一个本来普通的醉酒事件引发了职场上的一场大风波,何某是一名在北京某驾校工作了多年的教练员,2014年,他加入了这家驾校,凭借稳定的工作和一份签了好几次的劳动合同,生活过得还算顺利,谁能想到,一次喝酒后的意外,竟会让他的职业生涯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那是2019年5月16日的晚上,何某和同事们一块外出聚餐,酒桌上自然是免不了几杯畅饮,聚会结束后,他坐上了驾校提供的班车准备回家,或许是酒精的作用,何某的意识渐渐模糊,最终在车上不小心睡着了。 结果,在车上发生了一件让人尴尬的事——他在醉酒状态下尿湿了裤子,甚至弄脏了车座,第二天早晨,何某醒来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向公司递交了一份《保证书》,承认自己犯了错,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事情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尽管何某表现出悔意,表示自己并非故意,但驾校方面还是解雇了他,公司认为,何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驾校的形象,毕竟作为一家教育机构,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员工身上,恐怕会给客户带来不好的印象。 于是,根据驾校的规章制度,员工如果在公共场合有不当行为,将被视作严重违规,根据这一规定,何某被解除了劳动合同,对于这一决定,何某感到很不解,他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恶意,只是因为喝酒而发生了一次失控的意外,根本不该因此就被解雇。 他决定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以及代通知金,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后认为,何某的行为虽然不太得体,但并没有达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程度,因此仲裁并没有支持他的赔偿要求。 何某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把案件诉至法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法院在审理时,认为虽然何某的行为让人尴尬,但他是在醉酒和熟睡的状态下发生的,显然并没有恶意。 法院进一步指出,驾校并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何某的行为给公司形象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甚至没有证据证明损害的具体范围和程度,基于这些考虑,法院判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共计68936.12元。 但显然驾校对这一判决并不满意,提出了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仍然维持了原判,法院再次强调,何某的行为与故意在公众场合撒尿完全不同。 当时他处于醉酒状态,这种行为不具备恶意,和一般的失控行为一样,性质上与故意违反公司规定有很大区别,此外公司未能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证明何某的行为真的对公司的形象造成了损害,法院认为驾校不能仅凭一时的失误就解雇员工。 这起案件的审理结果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很多网友表示认可法院的判决,认为企业在面对员工犯错时应该更加宽容,尤其是在职场中,员工的失误并非完全无法避免,尤其像何某这种醉酒后的失控行为,完全可以理解,不应该因为一个偶发的错误就把员工赶走。 事实上,这起事件也给企业管理提供了不少值得深思的教训,首先,解雇员工的决定应该建立在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之上,如果员工的行为并未对公司造成实际的损害,尤其是发生在非公众场合、无恶意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应该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这不仅是对员工的一种包容,也有助于维持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过度解雇不仅可能伤害到员工的个人利益,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形象,甚至让员工产生不信任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员工在职场中也应当时刻保持自律,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中,要学会适度饮酒,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尴尬和冲突。 毕竟在现代职场,个人形象和职业道德已经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何某的失误或许可以理解,但他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将私人问题带到工作中,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职场上的宽容与理性非常重要,企业不应轻易做出解雇员工的决定,而应考虑员工犯错的性质、背景及可能造成的影响。 同时,员工也应始终保持警觉,在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上保持清晰,职场中的理解与包容是双向的,只有双方都能理性处理问题,才能营造出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来源:极目新闻《一员工喝多了在单位班车上尿裤子被开除!法官:人家又不是当众撒尿!》
2019年,驾校教练下班后和同事喝酒,随后坐班车回家,没想到在车上睡着后尿裤子了
如梦菲记
2025-03-04 11:27: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