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看牙便知?研究发现:牙齿数量达到这个标准,可能更长寿 李大爷今年75岁,

河西有事 2025-03-01 09:41:14

寿命长短看牙便知?研究发现:牙齿数量达到这个标准,可能更长寿 李大爷今年75岁,几年前开始掉牙。家人多次劝他去医院检查,但他总觉得年纪大了掉牙是正常现象,没必要花冤枉钱。于是,他一直拖着,直到满口的牙几乎掉光。 牙齿脱落后,李大爷明显感觉咬不动硬东西,每天只能喝粥、吃面条。稍硬的食物,他只能随意嚼几下就硬吞下去。最近,他总感觉胃不舒服,经常胃胀、胃痛。去医院一查,被诊断为胃溃疡。医生表示,李大爷的胃溃疡与牙齿脱落有很大关系。长期不补牙,食物无法充分咀嚼就咽下去,给胃肠道带来较大负担,时间久了就容易引发胃溃疡。 这让李大爷很奇怪:不过是掉了几颗牙,怎么就发展到胃出问题了呢? 一、牙齿缺失:不只是“老掉牙”那么简单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我国8成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缺失问题。其中,33~45岁人群约有1/3有牙齿缺失;65~74岁的老年人约有80%有牙齿缺失问题。很多人觉得缺失一两颗牙齿无所谓,但事实上,牙齿缺失带来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1. 影响说话和面容 牙齿缺失会影响正常说话,尤其是前牙缺失会导致说话漏风。此外,牙齿减少会影响牙列完整性,导致面部塌陷、嘴角下垂,加速面部衰老。 2. 影响咀嚼功能 缺牙部位的咀嚼能力会下降,时间久了还会养成单侧咀嚼的习惯。这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3. 损害邻牙 长期缺牙会导致周围牙齿倾斜,容易引发龋齿和牙周病,甚至可能导致其他牙齿脱落或松动。 4. 损伤颞下颌关节 缺牙不修复会导致咬合关系紊乱,进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病变,导致咀嚼时疼痛、张口困难等问题。 二、牙齿数量与寿命:隐藏的关联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少几颗牙无伤大雅,但研究发现,牙齿缺失的数量与寿命密切相关。《柳叶刀-老龄健康》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牙齿数量越少,死亡风险越高: 剩余20~27颗牙齿,死亡风险上升14%; 剩余10~19颗牙齿,死亡风险上升36%; 剩余1~9颗牙齿,死亡风险上升54%; 全口无牙,死亡风险上升63%。 牙齿缺失会影响咀嚼能力,进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肌肉流失和体能下降,增加慢性疾病和认知障碍的风险。 三、比吃糖更“毁牙”的5种食物 大家都知道吃糖会导致蛀牙,但其实还有几种食物对牙齿的伤害不亚于糖: 1.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的酸性物质会软化牙釉质,增加龋齿的风险。 2. 水果果干 水果脱水后糖分浓缩,食用时会粘附在牙齿上,增加腐蚀牙齿的概率。 3. 饼干蛋糕 饼干和蛋糕中的淀粉分解后会产生糖分,被口腔细菌利用后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 4. 高酸性食物 如柑橘、菠萝、柠檬等,长期食用会降低牙齿表面的pH值,导致牙齿脱矿和牙釉质软化。 5. 易着色饮品 如咖啡、茶、红酒等,长期饮用会导致色素附着在牙齿表面,使牙齿变黄。 四、老年人牙齿健康:如何守护? 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老年人更应重视牙齿问题。出现龋齿或牙齿脱落时,一定要尽早干预。世卫组织提出的“8020标准”建议,80岁的老人口腔内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因此,60岁后牙齿数量应尽量保持在20颗以上,才能更好地维持健康。 互动话题 你身边有没有因为牙齿问题影响健康的老人?他们的经历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 你知道哪些日常习惯可以保护牙齿健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0 阅读:0
河西有事

河西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