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赶上开学,候车室里满满的都推着行李箱的学生。一个个身材颀长、穿着打扮与时

东方连话花 2025-02-20 04:33:19

梁东方 赶上开学,候车室里满满的都推着行李箱的学生。一个个身材颀长、穿着打扮与时代同步的青春年华的男男女女,规规矩矩地早早就开始排队,按照顺序进站上车,呈现出一种整齐挺拔的秩序井然之状。 车厢里满员,但就是我旁边挨着窗户的位置没人。这个“没人”从上车以后一直持续到火车关门、启动、流畅地向前滑行和加速,都一直保持着。我等于是拥有了两个座位的空间,胳膊腿都能不受限制地尽情伸展。记得我这张车票是在已经售罄的情况下候补成功的,也就是说当初所有的车票都卖出去了,包括邻座的这个好位置。我这个座位有人退票,我买到了;邻座这个位置一定是在开车前才退票,售票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来不及再卖出了。当然也可能是这位乘客没有赶上车,甚至忘了来坐车…… 想想上一次有这样的幸运位置还是刚刚进入冬天的时候,上了车才发现其实自己的座位是挨着窗户的,而且邻座很快就在别的地方找到了一个更好的位置,离开了。这样一路都是一个人坐两个座位,可以自如自由地调整坐姿,舒适不被干扰地听音乐,看窗外,冬日晴天的夕阳红色的光洒在平原上,很快夜色降临,很快就到了站。 隔了时间不是很长,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火车旅程中居然就又有了这样一次近乎不可重复的机遇。 从靠走廊的位置挪到靠窗的位置上去,窗外不断掠过的道路、建筑、大地、电线杆和没有叶子的灰褐色树梢呈现着近处模糊远处清晰的状态,远处的清晰还没有来得及细看就已经快速转移到下一个场景里去了。所有的场景也许都不奇特,但是这种快速转换的过程本身就却能让人一直兴致勃勃。 视网膜里只留下还没有返青的麦田尽头,白色的村舍墙壁上夕阳的光亮。所有的凝望都是不由自主的,都是被越来越快的火车所裹挟着的,你要做的就只是什么也不做地坐着,这么很惰性地坐着而已。人生中还有什么时候是这样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就一直有变幻不已的风景源源不断地到来的呢?意识到这一点就更让人浑身上下所有的细胞都心安理得地歇息下来,生怕有一点点意外打断了这样求之不得的状态。 耳机里的音乐很适时地与眼前的景象节奏一致起来,所有流畅的起伏和和缓的悠然都是车窗前的风景最恰当的伴奏。风景有多少,音乐就有多久,这一首结束了,下一首照样还是天衣无缝地与眼前的景致非常般配。 音乐与风景,社会运转的正常秩序,火车正点到来,按照运行图行驶的规则之下的这小小的一段,都是眼前的好感觉的所从来处。当然更有临窗座位的空出。这一切都需要感恩,其间任何一个因素稍有差池,就断然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好感觉了。 车厢里人满了,车厢里很安静,不觉着是和满满的一车人坐在一起,你可以不受打扰地、宽敞自由地沉浸在这样遥望快速变换的远方之中,不必自拔、不能自拔。伸开腿,侧身,正对窗户,两臂摊开地靠在椅子上,每一种姿势都影响不到他人。甚至可以在窗边不宽的窗台上,通常只是放手机和眼镜的窗台上打开小本,面对风景写生,写下和眼前的风景一样稍纵即逝的感受。 这样的火车让人愿意一直坐下去,从保定坐到石家庄,从郑州坐到上海,从北京西坐到莫斯科,哪怕是环绕地球一圈再回到出发的地方……无所谓快慢,无所谓远近,吃喝不重要,睡觉不睡觉、怎么睡觉也不用考虑,你只管这么坐着、看着就好。 现实中的诗意其实很少,这是一种。它点缀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可遇不可求,真的在并未预期的惊喜中到来的时候,总是让人受宠若惊、喜出望外,觉着不可思议,甚至会想:人生一世,所求者唯此也。不存在一个世外桃源式的最终可以抵达的好地方,这样穿插点缀在庸常生活里的偶然片段、审美的片段,就是无目的的人生的目的本身。 实际上真的是还没有坐火车坐够了的感觉呢,就已经报站了,以前很难熬的一小时二十多分钟,就这么一晃而过。我一动不动,始终没有收拾东西,火车进了城市里的隧道了,也没有像以前一样赶紧拿了包站到走廊上尽量靠近车门的位置上去,貌似是想早点下车,其实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终于可以离开了狭窄的座位。 停车了,门开了,走廊里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向门口挪动了,我才慢慢地站起来,不紧不慢地收拾东西、穿上外套,有点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下次再难有的好位置,离开了人生中这又一段美好时光。  

0 阅读:17
东方连话花

东方连话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