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好运家》最新这几集郝有嘉和妈妈之间的对手戏,我才意识到这个角色远比想象中的更复杂,更立体,也惊叹张小斐在文本之外对角色的理解。 张小斐 三场哭戏三种演绎
这个角色的呈现是这部剧的戏眼,她的一举一动以及演绎方式直接决定了这部剧的基调,因为她身上有太多复杂的情感。从幼年时父亲因好赌而出逃,再到跟随妈妈来到现在的罗家,这一段经历对于她的性格和价值观是有很大影响的。在父亲缺位的那段时间里,有嘉与母亲相依为命,她必须快速成长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这些坚硬的部分也在她成长后的性格中占据主要地位。张小斐在处理这部分性格特点的时候也很干脆,无论是当下的反应还是台词中的重点都表达的很明确,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直率,要强且自我的形象。在工作中,她一个人做本该由小组完成的汇报,没问题;婚姻里发现过不下去要分开,也没问题。她似乎总是果断的,甚至有些决绝的。
但那段日子同样也让妈妈在有嘉心中更为重要,她们是彼此唯一的支柱,“不让妈妈失望”也扎根在了有嘉的心里。因此在家里的有嘉很自然地卸去了坚硬的外壳,离婚被发现就乖乖挨训,惹妈妈生气不知道怎么办会说“要不你打我解解气”,也会害怕妈妈不原谅自己而委屈流泪。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有理决不服输的郝有嘉,而是郝茗的女儿郝有嘉。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张小斐也拿捏得很好,没有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演绎,反而是适当的保留了不服输的部分,例如,在妈妈训她的时候她也会为自己辩解几句,哄不好的时候也会赌气离开来试探妈妈。
在妈妈终于原谅自己时她一直以来压抑的情绪才终于得到释放,不是和父亲在走廊谈话时的克制与愧疚,也不是在与前大嫂谈话时的委屈与难过,而是终于把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落下,甚至带些孩子气意味的撒娇。这三段哭戏情绪层层递进,每一种演绎方式背后都是张小斐对角色深刻的理解,不单单只是演绎好郝有嘉在剧中所呈现的时间轴,而是将自己代入角色,从人物过去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到如何形成这样的性格都感受了一遍,才能这么精准的把握每一个角色的状态与性格。再从日常的蛛丝马迹中将人物的情感自然流露出来,而每一个角色都会成为她的勋章,期待郝有嘉后续的成长,更期待演员张小斐的更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