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科学家王承书与儿子回国时遭到美国工作人员阻拦,在搜查无果后,为了阻拦

庆丰娱乐 2024-11-28 15:22:24

1956年,科学家王承书与儿子回国时遭到美国工作人员阻拦,在搜查无果后,为了阻拦王承书回国,便抓住了她6岁的儿子,以她的儿子是美国籍为由,不让孩子离开。 在我国发展初期,正是求贤若渴了的时候,无数在海外求学的科学家也纷纷响应,费尽心思都想要回国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但是奈何当时美国对于我国这一方面的人才把控十分严格。 对于一些想要回国的科研人员那是千防万防,各种威逼利诱,当年的钱学森回国可谓是美国最过于明目张胆的一次。 王承书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她出生于1912年,见证过当年因为落后,而被侵略的历史,年幼时的四处流亡让她渐渐的意识到了,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不被欺负,而如今,没道理解放后还要被别人各种限制。 虽然身在美国,但是她的心早已经回到了祖国,多次申请后,才彻底成功,只是回国的路注定不会顺利,刚走到码头就被美国的zf人员给拦住。 说她自己回国可以,但是孩子必须留下,因为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凡是在美国出生的孩子,都属于美国国籍,她不能带走美国的孩子。 这一点上王承书犯了难,是要自己年幼的儿子还是祖国的人民?就在王承书犹豫不决的时候,我国的大使馆赶了过来,用当初抗美援朝结束时双方的约定,美国不得以各种理由阻拦我国的科研人员回国为由,顺利的是王承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回到国家后,王承书来不及和自己的家人分享喜悦,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虽然是住在一起,但是能好几天见不到一次面,也错过了孩子的成长。 用王承书的话就是说:“我们国家政治发展之初,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弥足珍贵。” 王承书在国外研究的方向是稀薄气体动力学,这对于我国稀缺的科研方面是一个不可多得研究方向,对于眼前的yzd的研发是一个重要助力。 1961年,我国顶着世界的压力,开启了秘密研究,王承书开启了隐姓埋名的时间,一直到1964年,原子弹爆发后,震惊中外,家里面的人原以为她会就此休息一段时间,但是王承书还是那段话,一分一秒都停不得。 继续扎进了实验室,希望在有生之年里,为祖国多多做一些贡献,刚从一个实验室里出来,就又进到另一个实验室,不仅如此,在做研究的同时,王承书还顺带当了北京大学教授,为祖国悉心培养下一代人才。 最后在王承书日以继夜的研究下于1994年,发表了《气体运动论》,弥补了我国对于这一部分缺失的文献,也是在这个时候,王承书女士好像是完成了她来人间任务,与世长辞。 对于这件事,您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王承书 文|露从今夜白 编辑|影娱先锋

0 阅读:1
庆丰娱乐

庆丰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