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杰弗里·辛顿,12年竟差一点成为这家中国公司员工![太阳] 2012年,一个名叫杰弗里·辛顿的科学家,在学术界默默无闻。他发表了一篇关于“深度学习”的论文,却在当时被认为是“技术死胡同”。 这篇论文,名为《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 ImageNet 分类》,描述了一种模仿大脑神经元的数学系统——“神经网络”,它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准确度识别常见物体,比如花朵、小狗和汽车。 然而,当时的人工智能领域,还沉浸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辉煌中,深度学习被认为是过于复杂,难以训练,而且效果并不比传统方法好。辛顿的论文,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圈涟漪,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但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一位名叫李彦宏的企业家,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篇论文的巨大潜力。李彦宏,百度创始人,他有着对技术的狂热和敏锐的洞察力。他深知,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深度学习,则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李彦宏迅速安排团队与辛顿取得联系,并向这位当时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抛出了橄榄枝,诚挚邀请他加入百度。 当时,辛顿的“深度学习”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甚至连他自己都对它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李彦宏却看到了这项技术背后的巨大价值,他相信,这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李彦宏的魄力震惊了整个科技界,他不仅向辛顿抛出了橄榄枝,更是在当时斥巨资建立了全球第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吸引了众多AI界顶尖人才加盟。 而就在李彦宏力排众议,坚定投入AI技术的同时,国内众多互联网公司还在搞“千团大战”,共享单车也启动了“烧钱模式”。李彦宏的决断,让百度在AI领域抢占了先机。 然而,辛顿最终选择了加入谷歌,这成为了百度AI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遗憾。 2013年,谷歌斥巨资,将辛顿的团队纳入麾下,并成立了Google Brain项目,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谷歌搜索、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 辛顿加入谷歌后,深度学习技术迅速发展,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深度学习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而百度,并没有因此放弃对AI技术的追求,李彦宏始终坚信,AI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百度持续投入AI研发,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百度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取得了领先地位。 2017年,百度发布了“PaddlePaddle”,成为中国首个开源深度学习平台,为中国AI发展贡献了力量。 2023年,百度发布了“文心一言”,成为国内首个正式发布的AI大模型,与ChatGPT正面交锋。 如今,辛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深度学习”技术也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 而12年前,李彦宏的远见卓识,让百度成为了AI领域的先驱者,为中国科技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眼光和魄力至关重要。李彦宏敢于在别人质疑的时候,坚定投入AI技术,最终成就了百度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而辛顿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在不被看好的领域,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将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科技发展,需要像李彦宏一样的企业家,也需要像辛顿一样的科学家,他们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你知道吗?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杰弗里·辛顿,12年竟差一点成为这家中国公司员工
静芙说事儿
2024-10-13 10:26:48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