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王羲之儿子王凝之,也是个奇才…

易容谈文学 2024-04-21 12:09:47
/ 读书《陶渊明传》,本篇笔记总结算作是上篇的前文。 • 王羲之儿子王凝之,也是个奇才。大兵杀来,他作为当地官员不进攻不防守,唯一作为就是求神仙,口气还不小,“各要塞关口,各来数万。” 结果被叛军刀了。这些叛军杀了长官,又用盐腌制尸体,逼着官员家属吃,不愿意就挨宰。 - 孙恩是这次农民qi yi的首领。起义被刘牢之平叛。刘牢之这个人不简单,陶渊明曾是他的幕僚。刘牢之麾下还有个人,叫刘裕,就是后来彻底推翻东晋王朝,建立宋朝的高祖武皇帝。 - 先说刘牢之。他本是皇帝舅父王恭的部将,王恭当时和桓玄、殷仲堪联合逼宫,大军直逼建康都城,结果刘牢之被朝廷收买,他儿子刘敬宣搞偷袭,王恭被斩,他的职位,刘牢之就取而代之了。刘牢之平叛孙恩没多久,后者卷土重来,水军哗哗扑向建康。这次是桓玄表态,说要出兵救援。因为有前科,朝廷看破了他打的算盘,请求被驳回。 - 不怪朝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老桓家,一直都在打帝位的主意。桓玄他爹桓温,东晋公主的老公,也是陶渊明姥爷孟嘉的顶头上司。桓温野心昭昭,有个故事流传后世: - 一天来了个会法术的尼姑,桓温招待她后,还去偷看她洗澡。这一看不要紧,惊出一身冷汗。只见尼姑先拿刀剖开肚子,又砍断两条腿,场面血腥骇人,桓温再不敢多瞧。可谁知眨眼间,尼姑从里屋出来了。完好无损,奇哉。桓温料定对方非同常人,于是询问自己命运。尼姑道:“你若成为天子,就会是我刚才那般遭遇。” 此事过于夸张,但后来桓温确实放弃了篡位野心。可儿子桓玄因幼年继承爵位,人情冷暖令他知道了权力的重要,老子的野心在儿子身上又重新复燃了。所以桓玄之前那次反叛,也是他早有的计划。 - 朝廷对桓玄一直忌惮,后来还是憋不住先发制人。讨伐桓玄,派出的正是刘牢之。桓玄见到刘牢之,那自然是气不打一出来,当初就是刘牢之这个叛徒背叛了桓玄的反叛联盟。但桓玄想不到,刘牢之这时候又背叛了朝廷,完美诠释了自己的“叛徒人设”。他向桓玄投降了。 - 此后桓玄一路攻入建康,自封宰相。但刘牢之立场不坚定,造反失败,自杀了。再后来桓玄当上皇帝,改国号为楚。进入宫殿那天,刚坐上龙椅,龙椅塌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