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鲁南流传着八路军有一门神炮的传说,炮筒有水筒粗,三十里内百发百中,但神炮平时却无影无踪,八路军行军时,也根本看不到,但是攻坚战一起,它又是轰隆作响。 在鲁南地区,有一支由山东纵队特务一团、二团在沂南青驼寺合编而成的部队一一旅三团,在团长王吉文率领下,打日军,除伪军,建立和扩大了天宝山根据地,当地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老三团”。 在老三团里,有一位使日伪军闻名丧胆的爆炸英雄,他的名字叫马立训。由于马立训接连炸飞了日伪军的许多大炮楼,根据地的人民中就流传了许多关于“神炮”的故事。 故事中说,八路军有一门威力无比的“神炮”,炮筒有水知那么粗。要说打,一点火,三十里内百发百中,不管多么坚固的炮楼,“轰!”的一声,就被炸飞了;要说不打,就无影无踪八路军行军走路时,你就别想看到它。 临沂的伪军头目王洪九,担心他的炮搂被打掉,还专门派出些特务到处去侦察,想摸清这门“神炮”的情况。但他们始终没有摸清“神炮”到底是什么样子。 1943年10月,鲁南八路军决定歼灭另一伪军刘黑七部。驻扎在附近的老三团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攻坚主力。 接到攻击命令之后,王吉文立即带着部队连夜开拔,从60里外的驻地,在夜色拖护下,奔袭到了刘黑七部主力驻地所在的柱子村。 马立训和他的战友刘炳坤、肖春波扛着炸药包,急急走在部队当中。半夜,部队到达了柱子村周围,埋伏在一片洼地里,等待攻击的命令。 刘黑七为人十分狡猾阴险。人说“狡象三窟”,可刘黑七在苍山、费县一带山区,修筑了十个炮楼。他为防八路军的“神炮”,每个据点都修有坚固的工事。光内外就两道坚固的石头围墙,外围墙有一丈多高,二三尺厚。围墙的四角筑有高大的炮楼,围墙外还有一条两米多深的壕沟。 马立训、刘炳坤、肖春波三名爆破手悄悄地爬到连长身边,马立训把炸药送给连长,低声地说:“连长,你检查一下,看看中不中?” 连长试了试,见炸药包捆得很紧,插在炸药包上的木捧也很牢靠,就递还给马立训,说:“好,一定把刘黑七的炮楼炸飞! 连长的话刚落音,通讯员送来了王团长的战斗命令,连长立即命令马立训说:“快,隐蔽接近敌人炮楼,炸掉它!” 马立训回答一声:“是!”抱着炸药包一跃而起,猫着腰向前冲去。当马立训冲到一个小士堆跟前时,突然听到炮楼里的敌人咋呼:“八路来啦,那不是吗,看见了没有?” 另一个敌人回答:“看见啦!”接着“砰!”的一枪,子弹从马立训的头上飞了过去。马立训连忙卧倒,心想:糟了,准被敌人发现了!可是,敌人瞎咋呼一阵,没再打枪,也没有别的动静。 马立训顿时明白了,敌人并没有发现他,只不过用瞎咋呼和打枪壮胆。便又悄悄地向前运动。就在这时,柱子村的西南方向响起了激烈的枪声,马立训知道这是兄弟部队在那边打响了。 枪声一响,炮楼和坪墙上的敌人都警觉起来,伸头探脑地观察,很快地就发现了向炮楼运动过来的马立训,他们立即将机枪、步枪一齐打了过来。 密集的子弹压得马立训卧在地上始不起头来。他瞅着身边有条小沟,便一个翻滚下了沟,又往前爬。哪知,敌人紧紧盯住了他,机枪一梭子又一梭子扫射过来,一串串子弹带着嗤嗤的尖叫声,在他头顶脚下飞舞。 连长一见这情况,立即大声命令:“机枪,掩护!”几挺机枪尽管打得激烈,但敌人的工事坚固,你封锁住这个枪眼,他就换用那个枪眼,墙上的敌人也向马立训射击。 马立训卧在沟沿上,十分着急:快要到手的“乌鱼精”,决不能叫他溜掉!也要想法炸开坪墙,为突击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就在这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马立训的副手刘炳坤上来了,马立训立即吩咐他说:“跳到外壕里去,在那里敌人机枪扫不着,好接近敌人!”说完,他俩向前爬了一段,猛地一跃,跳进了敌人的外壕。敌人怕马立训接近了炮楼,就拼命地向外壕里投手榴弹。 这时,马立训已观察到,只要把炸药包放在炮楼和坪墙的结合部,不仅能把吁墙炸个缺口,还能把炮楼炸飞。但是,敌人的火力封锁太严密,难以接近。 于是,马立训又吩咐刘炳坤把敌人的火力引开。刘炳坤马上从腰里掏出两颗手榴弹,顺着壕沟向左边跑出几十米,把手榴弹扔到敌人坪墙上。可是,敌人除调转几枝枪对付刘炳坤外,两挺机枪仍轮番地向马立训这边扫射。 马立训正在想主意,一发子弹“嗖”的一声,打穿了他的帽子。他心中一亮,立即拣了个树枝,把帽子挑起来,顺着壕沟向右跑出几十步,猛地把帽子挑出来,插到沟沿上。 这一计真行,敌人惊慌地指着马立训的帽子叫喊:“弟兄们,快来呀!八路从这边打上来了!” 敌人的机枪、步枪、手榴弹齐向帽子打来。马立训见敌人中了计,忙抱起炸药包、一口气冲到坪墙下,迅速地拉着了火。“轰隆!”一声,坪墙被炸开了个大缺口,炮楼也被炸塌了。突击队马上发起了冲锋,马立训随着冲锋部队攻进了惯匪刘黑七的老窝。经过一夜激战,据守柱子村的伪军全被消灭了。
抗战时,鲁南流传着八路军有一门神炮的传说,炮筒有水筒粗,三十里内百发百中,但神炮
昊昊评历史
2024-03-12 00:09:50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