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对这种人祛魅❓️
涵涵万花筒
2024-01-08 12:12:59
在纽约流浪的物理博士孙卫东应该不会想到风餐露宿16年后,突然有一天有这么多陌生同胞“热情”地向他伸出援手:帮助他联系亲人,联系使领馆,听说甚至有人在一厢情愿的开始组织运作尝试启动送他回国!(更正:应该是出国!)
不得不服有个名校背书到关键时候还是有用!复旦全球校友会都在为此人使劲。非常好奇复旦校友会还有那些对他如今的境遇不胜唏嘘的人是认真的吗?这个社会难道没有值得你们关心和帮助的人和事儿了吗?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看起来有点自我感动甚至有点自嗨式的援助!究竟是什么光环让一个流浪16年的留美博士轻易地被动地受到如此关注,又撬动了如此庞大的社会资源?
据说当年他是公派留学然后主动选择留下的,之后又成为漂亮国公民。留美30多年,跟亲人失联10几年,在他去漂亮国后的日子里,他是否思念过国内父母和兄弟?是否想过学成回来?他是漂亮国公民,流浪16年为何不申请当地zf收容所救助?
一个成年人,所有的选择都是自愿的,当然无论什么结果都要自己承担,更何况是当年举全g之力培养的优秀人才。于亲人,他失联十几年斩断亲情;于g家,他放弃身份背信弃义(如果他真的是公派)。现在他流浪了落魄了无家可归了,作为毫无关系的外人兴师动众的组织救助,贸然去打扰他的亲人、他的同学以及他主动放弃的和这片土地关联的一切,这些举动都超出了对一个人选择的尊重和边界感。这种看起来有点讨好的自我感动着实有点悲凉!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