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心一意照顾家庭,为何男人无法理解?原因在三点!
在生活中,很多姐妹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全心全意照顾孩子和男人,为家庭付出了很多,最后却遭到丈夫的抛弃,为什么会这样?
像这样各尽其责,共同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夫妻,为什么走到最后却走散了,问题出在哪里?错误在谁身上?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
1、家庭关系失衡
许多婚姻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比较容易出问题,甚至出现冷暴力、外遇、逼离等等情况,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家庭结构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在孩子出生前,夫妻双方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感情交流都是相互的,而孩子的出生意味着夫妻双方需要与孩子建立新的联系,而这个联系势必会分散夫妻之间的关注和感情。
在我们通常的认识里,对于家庭中责任的划分,男人可能主要承担挣钱养家的责任,而我们女人似乎要更关注对于孩子的照顾与教育。
当我们照顾孩子时,自然就会与孩子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我们与孩子有了更多单独相处的时间。
相应地,男人参与到这种互动里的时间可能就很少,这时男人就会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与我们的联系也会减弱,变得像个局外人,因此很容易产生“失落”、“被忽视”的感觉。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男人的参与方式可能也变得不同,比如他会告诉自己有其他事情要做,把更多精力投入工作,努力挣钱,让我们看到他的付出。
比如他可能会以指责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存在,回到家看孩子犯了什么错,就会指责我们,看你怎么管的孩子?
而我们本身就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可能本来就有情绪,加上男人的这种种表现,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你自己从来不管孩子,现在还来指责我。
实际上,这些我们看起来“不可理喻”的行为,可能只是因为男人想参与,但不知道怎么参与,情绪也找不到出口,因此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2、男人的原因
可能有些姐妹会觉得,既然男人有这么多想法和感受,那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呢?说出来不就可以解决了?
然而对于男人来说,这些心中的感受可能很难说出口,就像是藏在他们心头的秘密,为什么呢?可能有这两个原因。
首先第一个,男人往往不敢表现出脆弱。
在家庭和社会中,我们女性一般会得到这样的鼓励,就是我们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柔弱和依赖,但男人则通常被要求要坚强独立。
这种差异就使得男人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可能下意识会选择回避和压抑,而不是倾诉和寻求帮助。
第二个,男人的情感表达能力可能相对较弱。
男人的思维方式更偏向于理性,所以他们在表达时可能会把目光放在具体的事情上,而很少会说我有什么情绪,我是什么感受。
3、学会适当放手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没能从这段关系中找到平衡,同时男人在以错误的方式参与关系。
很多姐妹可能会想,既然孩子是我们的共同责任,那我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和家庭上,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我也是在为男人分担压力,让男人轻松一些,这不也正是我爱他的表现吗?
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可能就是在过度承担了,似乎在这样的观念里,平衡关系就需要为男人付出更多。
但事实上,照顾他人本身就意味着我自己置于一个更高的、更有能力的位置,话句话说,也就是把男人当成了孩子,自己当了“大家长”,这样做必然会让男人感受到压力。
而真正的平衡应该是,让男人承担起他自己的责任,让他和孩子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学会适当放手,不能给自己揽太多的责任,试着让男人帮我们分担一些事情,同时给男人一些积极正向的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也引导着男人与孩子建立联系,家庭关系也是在向着平衡的方向发展,这时候我们和男人才是在真正的一起养育孩子。
另外,对于很多男人来说,表达情感确实是一件让人不那么习惯的事情。
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呢,男人在用某些错误的方式试图参与的时候,也许就是在向我们表达他对这件事的关心呢?这么想是不是就能更好地理解男人了?
其实,在很多面临困境的家庭关系中,并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我们的情绪、感受、想法其实都是正常的,但关键要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避免产生误会,破坏关系。如果你心里也有委屈、不满,不妨真诚地表达出来,而不是让问题在压抑中萌生。#米爱婚姻课[超话]# #夏日治愈瞬间# #广告共享计划#